西洋美術史的考試、命題和閱卷



有關西洋美術史的中文出版品,近年來不論是西書翻譯或國人自己編撰,不論是通俗的藝文漫談或比較專業的知識介紹,都已經累積了相當龐大的數量。然而不容諱言的是其中翻譯者運用文字的能力和寫作的水準可說參差不齊,而整體出版品的品質也是良莠互見。特別是有關西洋美術當中的觀念技法、流派風格或藝術家姓名…等的翻譯,往往讓人覺得翻譯者各憑本事發揮想像力,其中有些作者的確很認真,但也有些則是非常隨興,其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中文本西洋美術介紹的種種語彙,甚至已經達到無奇不有,五花八門的境界。


有鑒於這樣的事實,我覺得必須為各級學校美術相關科系的考生,甚至參加民間私人機構或政府公家部門,美術相關的徵才或任職考試的考生們請命,請擔任西洋美術史命題的學者老師們在出題時,尤其是有關專門術語或藝術家姓名,一定要附帶「外文原文」,而不能只有中文呈現。因為如前所述,目前各種翻譯的名詞太多,差別很大,不能保證命題老師所根據的中文本,一般考生一定可以接觸得到,也不能保證那個中文本的資訊就是正確的資訊。我常常聽見考生抱怨,他們參加西洋美術的考試時,專門術語或藝術家姓名和自己所閱讀的版本不一樣,有時候甚至差異很大。這的確是事實,因此我們建議,學者、專家或老師們在命題時,應保持宏觀的視野和包容的態度,預留空間讓考生們能根據他們對於考題所附的「外文原文」和自己所閱讀的中文本做連結,盡力發揮,而不必拘泥出題老師所根據的某個中文版本。
最近因為整理過去幾十年來自己在西洋美術史領域裡的教學和研究所曾經閱讀過的各式各樣的西洋美術中文出版品,多年來我不厭其煩地把這些中文翻譯,分成藝術家姓名,專門術語和作品內容(或故事)等三大類,逐條來分析它們當中的長短優劣,甚至是非對錯。並且也將會把這些研究成發表出來 (其中有些已經陸陸續續發布在這個部落格) ,目的就是希望所有愛好西洋美術的讀者不會因為五花八門的翻譯而感到困擾和疑惑。我希望我的分析研究和討論不但對於一般社會大眾有所幫助,對於尤其是必須經過考試來決定他們的學業成績或工作職務的所有青年學子和社會大眾,甚至對命題和閱卷的老師們都同樣有所幫助。如果大家對於西洋美術史中相關的觀念技法、流派風格或藝術家姓名…等的翻譯,慢慢建立起共識,最後讓越來越多的人採用正確的語彙那時才能真正體會審美的樂趣,而這也正是我數十年如一日,鑽研西洋美術而樂此不疲的動力所在。
Read more!

Le Corbusier怎麼翻譯

關於「如何用中文來翻譯歐美藝術家之姓名」是一門真正的學問,這門學問的好壞當然是建立在針對個別藝術家出生地的歐美各種不同語言發音之正確的把握,以及如何從現有的中文裡面如何尋找出一個恰當的字眼來翻譯的功夫;而不是隨隨便便,信筆寫來,抓到任何在你眼前出現的字(例如利用手機或電腦的中文輸入)就算翻譯完成的工作。



Le Corbusier 勒柯比吉業
二十世紀初瑞士裔的法國畫家和建築師,其他中文譯名有勒寇布謝、廬柯比瑞、科比西埃、科比夕葉、柯勃西埃、柯爾比西、柯比瑞、寇布謝、科比謝、柯比意、柯比瑞、科比意、真尼瑞特、詹奴勒、尚瑞…等至少15種之多。但正如把複姓「歐陽修」稱為「歐」先生是錯誤的,翻譯這個藝術家的姓氏,如果省略了Le也是不對的,而且它的正確發音接近漢語的「勒」而不是「廬」。法文sier是兩個音節,因此只有用兩個漢字來音譯才完整,而且最後一個音節是法語重音所在,因此必須用第四聲的漢字如「業、葉」等字才準確。要把所有音節完整呈現必須用五個漢子,最近檢查日文的音譯也是這樣。其它所有三個字的翻譯發音都不準確也不完整。只是不知為何目前最通行的音譯居然是三個字的「柯比意」,而且其中「意」字究竟從何而來更令人無法了解?最後面的三種翻譯其實不是Le Corbusier的翻譯,而是藝術家之原名Charles E Jeanneret的音譯,但是看來是把法文當作英文來翻譯,至於兩個字的翻譯,明顯的是偷工減料,發音也和原文差很大。

Read more!

Jasper Johns怎麼翻譯


關於「如何用中文來翻譯歐美藝術家之姓名」是一門真正的學問,這門學問的好壞當然是建立在針對個別藝術家出生地的歐美各種不同語言發音之正確的把握,以及如何從現有的中文裡面如何尋找出一個恰當的字眼來翻譯的功夫;而不是隨隨便便,信筆寫來,抓到任何在你眼前出現的字(例如利用手機或電腦的中文輸入)就算翻譯完成的工作。

Jasper Johns 匠斯
美國當代重要藝術家之一,有時被認為是美國普普藝術的前驅者,其他中文譯名有1.琼斯、2.鍾斯、3.瓊斯、4.姜斯、5.強斯、6.約翰斯…等至少六種翻譯。其中1.2.3.的發音完全不準確,5.「強斯」的「強」字如果唸成「強弱」的「強」就不對;如果是唸成「倔強」的「強」就對了,可是顯然很少人這樣念。4.「姜斯」其實滿接近原文發音,問題是「姜」字第一聲就不對了,而且聽起來像在唸「殭屍」,更加不好。6.「約翰斯」是把美國姓Johns當作德國名Johan來翻譯也是不對的。



Allen Jones 迥斯
當代英國普普藝術家,其他中文譯名有1.瓊思、2.瓊斯、3.強斯…等至少三種。其中1.2兩種翻譯雖然頗為通行,其實發音完全不準,3.是搞錯人了,把Jones看成Johns。

Read more!

台灣人拜什麼神?



耶穌是古代羅馬帝國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但是現在耶穌的基督教成為歐美絕大數國家的主要宗教信仰,華人自稱是佛教信仰最虔誠的民族和國家,問題是釋迦牟尼佛也不是黃種人更不是漢人,而是亞利安民族啊。努力去尋找台灣先賢來崇拜和紀念是很好的,問題是和土城的「某人」扯上關係,他們的理想就大大打了折扣了。

本文所附圖片看起來像是巴勒斯坦的婦女裝扮者,正是耶穌基督的母親瑪麗亞。這是十九世紀英國畫家霍曼亨特(Holman Hunt)的作品,他所屬的拉斐爾前畫派(PRB)是西方美術史上最認真追求「歷史原貌」,還原事實細節的畫家。一反西洋美術傳統把耶穌一家人畫成像歐洲人,甚至像歐洲的貴族模樣,霍曼亨特筆下的耶穌和瑪利亞正是中東巴勒斯坦地區一般大眾的模樣。根據史實,耶穌家就是一個木匠,此畫作所表現的正是耶穌作木工的時候,媽媽還在旁邊幫他收拾零碎雜物呢,只有這樣的畫,才更加真實感人!人們應該努力學習追究事實,而不是被媒體、被政客、或被宗教所哄騙,所洗腦。
前些日子在台北捷運站碰到一票五、六個人搭板南線,據說是要到土城看守所去看「某人」,因為那天正是他的生日,他們要去替他祝壽。我心想,有很多人看電視弘法,被人洗腦洗到完全不會思考判斷;同樣也有些人被政客洗腦,洗到完全不會思考判斷,從「粉絲」變成「死忠」,幾乎完全沒有是非標準。從歷史觀點來看,這「某人」正是所謂的「好好棋,走到輸」,他的歷史定位從「台灣之子」墮落到「台灣敗家子」,要不是他的敗家,今天那來威權復辟?那來台灣面臨被「馬您」出賣,甚至淪亡的空前危機?
很多人替「某人」找藉口,說是環境使然,實在力不從心,舊的官僚體系無法使喚…。這些都是不足採信的藉口,他有八年時間欸,不是八個禮拜或八個月!完全沒有擔當起「轉型正義」的歷史任務才是原因。他也只不過是個操弄選舉的政客,不但沒有中心思想,更沒有使命感。最糟糕的是,好的不學,居然學起K黨的貪污!貪得無厭地累積個人財富,如今落的吃牢飯,宗教所謂「現世報」指的正是式這個,完全不值得同情!還有臉說出什麼「建國基金」這麼恐怖的笑話。
「馬您」政府如何利用司法迫害「某人」是一回事,應當爭取全世界的正視,人民一定支持。問題是他和他的家族還跟法官討價、還價,吃相實在難看。可惜他更沒有韓國盧武鉉總統的骨氣和魄力,懸崖撒手,自我了斷,不但讓全世界震驚,更然韓國人民感動流淚,如喪考妣,也贏得對手的敬佩。看到捷運站碰到的這些「粉絲」,他們的T恤上標榜的是「台灣人要拜台灣神」,立意乍看不錯,深思一下未免讓人覺得小家子氣!而且有些畏首畏尾。Taiwanese People Must Worship Taiwanese Divinity,這個英文不但有些累贅,而且沒有明白使用God或Diety字,其實就不適合說「神」字。至於用Divinity這個字,其實比較像在做神學論述,和他們主張的宗教「崇拜」也不甚合。如果用Spirit那只是指的一種精神,那更不需要崇拜(worship),而是要「信仰」(believe),由信仰而產生力量。例如要追隨台灣民主先烈之信仰,並追求民主自由這樣的普世價值。那麼就和那裡人無關了,Bishop Tutu,Dalai Lama…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都是我們信仰和效法的對象,和他是哪一國人無關。
Read more!

錯誤的登記沒有法律效力



我們知道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獎牌乃是全世界幾十億人口所共同矚目的國際大事,而國際奧運會都可以為了維護世界的公平正義,即使事過十年之後,當他們發現過去有很多中國選手比賽時年齡登記不實,都被一個個找出來,糾正錯誤向全世界公布,並斷然取消年齡造假之選手的奧運金牌,甚至取消他/她們過去的所有記錄。


目前司法部門對於財團侵占民地的審判,幾乎都以「登記有絕對效力」這個似是而非的理由來袒護掠奪者。卻完全不管大法官解釋和法律學者們對於採用這個理由之適當性的糾正和質疑。財團侵占民地還要告人民「拆屋還地」,基本上是「做賊喊子抓賊」的行徑,財團之所以得逞最大的原因在於地方官僚的行政過失,甚至偏袒和配合。這本來就完全是地方性的事情,為何不能在地方政府塗銷,更正來解決,還奢言什麼「登記有絕對效力」。
台北地方法院對於地方官僚錯誤的登記,一面倒用「登記有絕對效力」來保護侵占者的不當得利,到底有什麼理由讓他們如此堅持?
Read more!

司法保護掠奪者





即使最近以來本島很多大大小小案件,荒腔走板的司法判決讓社會大眾連續受到驚嚇,然而法官們還是照樣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姿態,憑藉個人的自由心證來判定人們的種種是非。


例如,台北縣的某一間寺廟的管理委員會可以擁有遠在它的寺廟所在地幾十公里之外的另一座山的三百甲土地,他們不但從來沒有在那塊土地上種過一草一木,動過一刀一鋤,也不曾在那裡待過一天一夜,卻能利用行政的手段平白擁有它的所有權不打緊,最近幾年還因為交通突然發達起來,土地相對快速增值(他們還很驕傲的告訴民視新聞台說,「市值六十二億」,勝過不久之前蘋果日報所報導,台北松山某廟宇的「市值十二億」),發動連續攻勢,控告那塊山地的住戶(他們是已經在那裡定居一、兩百年的村民,有日本政府的戶口登記為憑證)「侵占」,還要人家「拆屋還地」!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看到這麼奇怪,這麼不合常理的訴訟案,我們的法院、法官不但沒有將它們「駁回」,還判決那已經定居一、兩百年的村民,一個個敗訴給這個在民國六十六年才利用手段取得土地豋記的財團!判決的理由是「人家已經辦理登記了嘛」,這意思是不是告訴老百姓說,只要你搶得過,騙得過,東西就是你的嗎?又說「登記有絕對的效力」,意因是不論是對是錯,是真是假,只要一旦被你登記了,法律就會保護你的權利。而不管村民現在所提的證據為「那登記實際上是錯誤的、違法的登記」!法院判決又說村民無法證明土地確實為村民所有;但為什麼都不看那間取得所有權登記的那間寺廟,同樣無法證明土地確實為它所有啊。
民間一般大眾普遍相信,這種財團利用行政手段侵占他人財產的例子一定多到不勝枚舉。台灣經過清朝,日本和國民黨的統治,社會上不公不義,以大欺小,財團欺騙不識字的鄉下人,利用媒體把他們形塑成鴨霸的村民,粗糙的法律又偏袒有錢有勢的既得利益者。這樣的案件有多少歷史糾葛需要去抽絲剝繭,還原真相。然而目前的司法,既然無心審理這些歷史背景,他們又有何能力和資格來審判這種歷史案件的是非呢?
Read more!

寫大小楷的回憶



回想以前我們念初級中學的時後,每個禮拜除了要用毛筆寫大小楷各一篇之外,還要寫一篇「週記」。這篇週記也是要用毛筆以寫小楷的方式來寫的。它的內容包括國際大事、國內大事、學習心得、一週感想…等等。說起來,學校這樣的立意算是不錯的,它可以強迫學生每個星期都要注意國內外大事,每個星期都要整理自己一個禮拜以來在學校上課的成果,還有紀錄一週以來自己在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和各種感觸和感想。不過重點是學生必須真正很用心去作檢討、很認真去把它們寫下來,否則這番美意也是白費。


記得那個時候每到放暑假,暑假作業裡面也都包括要每天記「日記」,還好這個日記不必用毛筆寫小楷的方式來寫!用鋼筆或鉛筆寫就可以了(印象裡,所謂「原子筆」好像是我大學畢業以後好幾年才有的吧?)。嚴格的說,這樣的功課也是很好的,除了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之外,也可以讓學生在這漫長的暑假裡面,隨時檢討、反省自己有沒有荒廢學業,有沒有謹慎交友,有沒有參與家庭或親戚朋友中有意義的活動…。說起來,正如學期當中寫週記一樣,在放暑假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好好寫日記,這樣的立意本來也是很不錯的,問題在於學生是不是真正很用心去作檢討、去作紀錄。
我記得,那個時候和絕大多數同學交換心得,甚至幾十年之後在同學會聚餐的時候,大家互相回憶往事,每個人似乎都坦承︰暑假兩、三個月的日記似乎都是在快開學之前,最後的一個禮拜才拼命趕出來的。用現代流行術語來說,就是幾乎每個人都是在最後幾天才把整個暑假的「日記」以充分發揮想像力的方式,瞎掰掰出來的。說到「想像力」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能力,反正「昨天去看電影、今天去動物園、明天去阿姨家…等等」幾個版本輪流使用,輪番上陣,六十天的日記就很簡單地搞定了。似乎所有同學都明白知道,「這些日記老師好像根本就沒有在看嘛!所以瞎掰、胡扯或寫實都沒有什麼差別」。其實,暑假日記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新學期註冊的時候要檢查!沒有通過的學生不能註冊!」問題是這些日記都是由註冊組的師長,甚至辦事員負責驗收的,學生交出去之後,一個班級一個班級綑綁在一起,之後流落何方就沒有下文了。學生們私底下流言︰它們最後的命運都是被學校以「稱斤論重」的方式當作廢紙賣掉了。
很持平的說,像寫日記或寫週記這麼好的教學辦法,為什麼到最後都演變成學生可以隨便應付過關呢?我相信關鍵在於老師有沒有好好「驗收」!學生是很精明的,他們發現最好的情況是老師的確每個星期都有在學生的週記上面「打勾」和「簽名」,表示看過了。有些甚至幾個禮拜才簽一次名,那更表示沒有在看。只是每個禮拜由學藝股長負責收齊,然後又發回來。暑假的日記,老師根本沒有在看,那是更加明顯不過的事實。如果學校老師的確有好好的、認真的、按照規矩來批改學生的作業,包括週記、大小楷和日記,相信學生也就不得不好好的、認真的、按照規矩來寫這些作業了。
Read more!

教材分享

我公佈研究所教材分享的意思是指
我過去都選擇了那些文章作為上課
和學生一起研讀和討論的對象
這些文章必須從很多相關的書籍、著作或
論文集(全部都是傳統印刷的出版品)去搜尋
也都可在市面上外文書店即可購得

而不是說我有這些文章的電子資訊可供分享
有網友問起如何取得這些資訊

恐怕是會錯意了 Read more!

政府的邏輯



人民問︰政府跟廠商買東西,怎麼買越多價錢反而越貴?政府回答說︰因為我們買越多廠商越辛苦,風險也更大,所以應該用更貴的價格來跟他買。
議員質詢︰最近有錢人越有錢,一般老百姓生活卻越來越苦。官員回答︰政府的確做不好,明年會改善。又問︰如果明年也做不好呢?答︰再給我幹四年!
人民問︰財團沒有權利憑證,政府為何允許他侵占民地,當初登記文件在那裡?官員說︰文件已經銷毀了,無法證明他沒有權利憑證。
財團侵佔土地得逞,在廟裡建立石碑慶祝,這樣以後政府會就會說︰有啊,廟裡的石碑就是他們有權利的憑證。
監察委員詢問各個行政部門︰你們有沒有依法行政?官員個個回答︰依法行政。又問︰你們真的沒有違法失職?官員異口同聲︰沒有!
老百姓向五院陳請說︰地方政府違法失職,對人民傷害很大;五院一紙公文回話︰請地方政府處理。
無知的老百姓又向總統訴願,司法不公,請求幫忙;總統府回函︰請循司法途徑解決。
球賽熱烈進行,觀眾搖旗吶喊,深得政府邏輯三昧的主審裁判突然丟下球賽,一個箭步跳上觀眾席,取締拿旗子的觀眾。理由是︰怕事情節外生枝! Read more!

一些人的邏輯




最近歌唱天后復出,新聞報導門票「秒殺」,很快賣光光,售票電腦還忙到當機呢?電視新聞裡記者問年輕人︰門票六七千塊,不會覺得很貴,覺得很心疼嗎?年輕人回答說︰不會啊,很值得。
幾天前,台北東區一家大型百貨公司新開幕,新聞報導好幾萬人漏夜排隊,將近十小時,這個現象據說破了世界紀錄。電視新聞裡記者問年輕人︰排隊等這麼久才能進場,不會覺得辛苦嗎?年輕人回答說︰不會啊,很值得。
再稍早以前,台北某餐廳推出超大塊的戰斧牛排,一客六七千元,據說非常受到饕客歡迎,電視新聞裡記者問兩位正在享用這牛排餐的年輕女生︰一客牛排六七千元,不會覺得很貴嗎?年輕女生答說︰不會啊,很值得。 Read more!

又另外一些人的邏輯



又有另外一些人看了電視就自問︰這些人都不用上班、上課或工作嗎?
因為電視採訪的剛好都是年輕人,看電視的人又問︰這些人是誰家的子女,他們的老爸們是誰呢?
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個電視廣告︰一個窮苦的爸爸總是安慰他的小孩說︰「爸爸買給你」。有一個滿窮的朋友很受這個電視廣告感動,每次生活苦到快挨不過去的時候,就仰望天空,代替他在天之靈的老爸安慰自己說︰「爸爸買給你」。 Read more!

hundertwasser 怎麼翻譯

關於「如何用中文來翻譯歐美藝術家之姓名」是一門真正的學問,這門學問的好壞當然是建立在針對個別藝術家出生地的歐美各種不同語言發音之正確的把握,以及如何從現有的中文裡面如何尋找出一個恰當的字眼來翻譯的功夫;而不是隨隨便便,信筆寫來,抓到任何在你眼前出現的字(例如利用手機或電腦的中文輸入)就算翻譯完成的工作。


Hundertwasser 琿德特瓦瑟





當代奧地利建築師和畫家,作品有非常獨特的個人風格,其他中文譯名有1. 渾德特瓦瑟、2. 昏德勒瓦瑟、3. 封德爾特瓦沙、4. 亨德爾特瓦賽、5. 亨德瓦沙、6. 漢德威斯、7. 瓦沙、8. 百水…等至少八種翻譯。德語之特色在於它每個子音非常明確的發出來,因此聽德語特別感到抑揚頓挫之美,所以目前這個藝術家的名字必須用五個漢字才能完美表達,此處所列舉四個字的翻譯正好就是把 t 字漏掉了。此外 Hun 音譯為「渾、昏」固然不錯,但姓名翻譯應該文雅,故建議採用「琿」字。翻譯成「瓦沙」兩個字算是偷工減料,翻譯為「威斯」是英語發音,和原文差很大,翻譯為「百水」是德文的意譯,雖然不錯,因為 hundert 就相當於英文的 hundred 而 wasser 就是英文的 water 。但翻譯姓名應用音譯,意譯實在不足取法,否則將有大量唐突怪異,甚至好笑滑稽的名稱出現,應該避免。例如把當代著名女性雕刻家 Bourgeois (布爾姬娃) 翻譯為「中產階級」,她的先生著名的美術史學者 Goldwater (高華德) 翻譯為「金水阿」嗎(很「台」喔),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把美國前總統 Bush 翻譯成「矮樹叢」,那麼介紹「中國台北」領導人是否應翻譯為”Mr. Horse”呢?
Read more!

《此作品已被借展》精采內容

本書為大18K(24x17公分)彩色精印

內文約15萬字共256頁

含17篇文章包括2篇中英對照

精采內容介紹如下

壹.台灣美術

一.現階段台灣美術史研究方法論的觀察 (國際藝術教育亞洲年會專題演講

二.台灣藝術國際化的省思

三.台灣早期西洋繪畫和歐洲印象派繪畫的關係 (歷史博物館主辦「奧塞美術館黃金印象特展」專題論文)

貳.文化與知識

四.印象派的黃金時代

五.西洋美術史的宏觀與微觀

六.藝術與文化認同 (國際藝術教育亞洲年會專題演講)

七.藝術、文化、知識 (國際藝術教育亞洲年會專題演講)

八.美術史、美術教育、文化建設

九.革新大學院校美術科系入學考試

參.美術展覽

十.斯土斯情鐵牛頌 (第七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複審論文)

十一.版畫、素描重新定義 (第八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初審論文)

十二.借展:沒有作品的作品 (美術系教授聯展「創作自述」)

肆.宗教與美術

十三.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歷史博物館出版李再鈐新書《中國佛教雕塑》序文)

十四.紀念一位全方位的前輩藝術家﹕李應彬

伍.美術史研究

十五.南宋牧牛圖﹕其傳統及象徵意義之研究 (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十六.英文論文

The Southern Sung Ox-Herding Painting

十七.杜象隱匿之處﹕東方神秘主義之線索的發現

圖版目錄

精采版面設計介紹如下

一.現階段台灣美術史研究方法論的觀察 (國際藝術教育亞洲年會專題演講)

03-借展內文10 03-借展內文11

03-借展內文12 03-借展內文13

二.台灣藝術國際化的省思

03-借展內文28  03-借展內文29

五.西洋美術史的宏觀與微觀

03-借展內文62 03-借展內文63

六.藝術與文化認同 (國際藝術教育亞洲年會專題演講)

03-借展內文80   03-借展內文81

 

03-借展內文84  03-借展內文85

九.革新大學院校美術科系入學考試

03-借展內文122 03-借展內文123

十二.借展:沒有作品的作品 (美術系教授聯展「創作自述」)

03-借展內文142 03-借展內文143

 

03-借展內文146 03-借展內文147

十四.紀念一位全方位的前輩藝術家﹕李應彬

03-借展內文162 03-借展內文163

十五.南宋牧牛圖﹕其傳統及象徵意義之研究 (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03-借展內文182 03-借展內文183

十七.杜象隱匿之處﹕東方神秘主義之線索的發現

03-借展內文218 03-借展內文219

Read more!

arthur hughes 怎麼翻譯

關於「如何用中文來翻譯歐美藝術家之姓名」是一門真正的學問,這門學問的好壞當然是建立在針對個別藝術家出生地的歐美各種不同語言發音之正確的把握,以及如何從現有的中文裡面如何尋找出一個恰當的字眼來翻譯的功夫;而不是隨隨便便,信筆寫來,抓到任何在你眼前出現的字(例如利用手機或電腦的中文輸入)就算翻譯完成的工作。


這門學問乍看也許讓人覺得雕蟲小技,或者多此一舉,其實也是一門非常嚴謹而複雜的學問喔。過去幾十年來國內學術界一直有人提倡「統一」翻譯名稱,這個看法是正確的,但是統一不能夠用強迫、也不應該用規定去達成;而是應該透過充分的討論,選擇好的翻譯來統一才可以。這個工作做起來其實非常辛苦而瑣碎,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經年累月的努力才可能有所成就,可惜目前看來這麼有意義的工作,並不引起有心的個人、團體或機構的注意,因為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Arthur Hughes 亞瑟休斯
英國拉斐爾前派畫家,其他中文譯名有1. 休斯、2. 胡基斯…等至少兩種翻譯。因為Hughes這個英國姓很普遍,所以建議連名帶姓翻譯。英文Hughe的發音相當於注音符號ㄏㄧㄡ所標示的,但是這個音在中文稱為「有聲無字」,一般翻譯都是採用「休」字而用台語發音,其實非常接近。至於音譯為「胡基斯」則完全是憑空想像,和原文發音差很大,有點類似把德國名車Porsche翻譯成「保時捷」一樣,都是將原文「音節」做不正當的切割所造成的,也就是把hughe-s兩段錯誤的切成hu-ghe-s三段;把por-sche兩段錯誤的切成por-s-che三段。

Read more!

購書優惠辦法




期待已久 姍姍來遲
李長俊 新書出版了

藝術與文化評論系列 第一本
此作品已被借展 大18K 彩色 定價 NT 488
其他著作也將陸續問世 敬請密切注意
全部圖書由 西街工作室 發行 市面無售


優惠辦法

本書訂價NT 488 元 特價九折 每本 NT 440元

凡一次購買10本以上,特價八折 每本NT 390元

收到劃撥單後迅速寄書,不另加收郵費

劃撥後若即將劃撥單傳真到

04-23958741或02-22670219 西街工作室 寄書更快

詢問電話 04-23958743 02-22670219
電子信箱 cjgzsbooks@yahoo.com.tw

劃撥帳號 22708699 帳戶名稱 李榮台
Read more!

小便壺的價格




台北市政府辦理「花卉博覽會」被人踢爆從規劃、編列預算到招標…等,一路浮編、浮報。只好趕緊請來所謂的專家學者顧問團作「停損」的動作,他們對外界的質疑口徑一致地提出了所謂「價格不等於價值」的回答,甚至還扯上「藝術」和「文化創意」等理念來做擋箭牌。

關於「藝術」和「文化創意」的說詞,大部分的市民都已經明白那只不過是官員和政客們脫罪的歪理,瞎掰和硬拗。其實他們所推出自以為高明的「價格不等於價值」這個口號,不過是自打耳光罷了。台北市政府因為用很貴的價格去跟人家買很普通的東西,被議員指出價格超出一般合理市場價格好幾倍,甚至好幾十倍,卻跳腳嚷說「價格不等於價值」,不正好說明了他們用了那麼高的「價格」去買來不一定有「價值」的東西嗎?然而這個「郝會花」政府自己一廂情願的解釋是︰當他們說「價格不等於價值」的時候,那是表示「你們老百姓看到的是很高的材料價格;我官員看到的是很高的成品價值啊」。
關於這點,我們已經在〈藝術無價〉的三篇文章中有所討論了。常理判斷,價格是指你跟人家買東西的價錢,例如油畫的畫布;價值是人家來買你東西的價錢,例如你的油畫作品。如果你花了5000元買一張100號畫布,作品完成賣了100萬,那我們說你的成品價值遠遠超過材料的成本價格;問題是現在有一位大藝術家(他的名字叫做「台北市政府」),花了100萬去跟人家買了一張100號油畫布,人家告訴他材料買太貴了,他卻回過頭來說你無知,「價格不等於價值」,因為他買的不是油畫材料的畫布,而是藝術品啊。這種邏輯只有「中國台北」的官員和政客才編得出來!的確,當中科被人踢爆環評有問題,不得不趕快做出「停損」動作的時候,這批官員和政客喊出的口號是「停工不停產」!當「中國台北」最高政府當局,被人民控訴所有競選口號通通跳票的時候,他們的「停損」動作一樣的是提出一個似是而非的口號「馬上漸漸好」!連「馬上」和「漸漸」這種完全相反的概念都能硬拗,應胡扯在一起,真的只有詐騙集團才會說出這種種自欺欺人的謬論,而且不會臉紅心跳。
不過,談到「價格不等於價值」不得不令人想到現代藝術的老祖師爺杜象(Marcel Duchamp)。一九一七年的時候,紐約的現代藝術家們模仿法國巴黎的「獨立沙龍」成立了一個獨立協會,他們推出的展覽(沙龍)號稱完全沒有評審,任何人只要繳交幾塊錢的會費就可以參加展覽。因為杜象是當時的創始會員而且負責場地安排,他為了要試探這個協會是否信守承諾,就跑到紐約一家五金行買了一個男生用的小便器當作作品(用R Mutt的假名)提出參展。但是「佈展」期間杜象找遍了整個會場就是看不到他的小便壺,原來幾個執行委員私底下討論的結果,認為這個小便壺爭議性太大了,所以偷偷把它藏了起來,當作沒有收到這件作品(按照規章,收件就要展出)。杜象《小便壺》的後續發展,有關報導已經很多,在此就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杜象的「現成物」作品,幾乎都是在成立後沒多久就遺失的遺失,壞掉的壞掉,甚至被人丟掉的丟掉了(據說,同樣是畫家的妹妹Suzanne Duchamp曾經趁杜象不在的時候,把它的《腳踏車輪》當作廢物丟掉了)。一九六四年杜象在他的傳記作者Arturo Schwarz的建議下,把他的每一件現成物作品,重新到一般五金行購買八件,由杜象授權成為藝術品,賣給不同的美術館或個人收藏。其實,早在一九六一年的時候,策展人Ulf Linde就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個美術館辦了一個杜象的現成物品回顧展,所有展品都是在當地五金行購買,經過杜象授權成為藝術品展出的。當時杜象曾經非常讚歎Ulf Linde 的作法,認為她「深得我心」,了解到重點不在東西,而在精神。不論是Ulf Linde 或Arturo Schwarz,當他們替杜象到五金行去買小便壺、衣帽架、掛鉤…的時候,當然都是以一般小便壺、衣帽架、掛鉤…的「價格」而不會以藝術品的「價值」來購買的。「中國台北」的官員和政客們「價格不等於價值」的荒謬說詞騙不了一般市民老百姓,當然更騙不了關心藝術的朋友!台語所謂「瞞者瞞不識,識者不可瞞」,台北的官員和政客們,你們想騙誰啊?
有趣的是,據說一九九三年當杜象的作品在法國南部Nime這個地方展出的時候,一位當時已經六七十歲的行動藝術家Pierre Pinoceli 就在杜象的《噴泉》上面撒尿然後還用鐵鎚敲打破壞它,最後被判刑並罰款4萬多歐元;沒想到十幾年後(2006)當杜象的《噴泉》在巴黎龐畢度中心展出的時候,他又重施故技,結果這次的判刑更重,罰款是20萬歐元,如果以1歐元等於40元台幣來算的話,那麼這個小便壺的「價值」等於是800萬元台幣,比次年(2007)義大利藝術家曼佐尼(Piero Manzoni)的作品《藝術家的大便》在蘇富比(Sotheby)的拍賣成交價12萬4千歐元還要貴呢。
這才是真正的「價格不等於價值」!
Read more!

出版者的話




一九五七年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Bernstein)寫了一齣有名的輕歌劇叫《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成為經典;中國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著名的《玄祕塔碑》,開頭第一句就是「唐故左街」,再接下來則有「江南西道」;但是「西街工作室」的「西街」並不是來自中文成語,也不是來自英文West Street,而是CJ的中文音譯。其實,因為李長俊教授的英文簡寫是LCJ,所以把工作室命名為CJ,等於是他對於自己作品的信心和品質的保證。如美國的William Boing創造了「波音」公司,Walter Disney創造的「迪士尼」卡通,最近發展成為全世界男女老幼都喜愛的「迪士尼世界」。

其實CJ在美國也代表Chief Justice,也相當於英國的LCJ,是Lord Chief Justice的簡寫,兩者都是「最高法院院長」或「首席大法官」的意思。但這倒也不是想要引用冠冕堂皇的詞意來自我膨脹,其實採用CJ作為工作室名稱是要給自己一個艱苦的任務,想要在這個價值混亂,看來似乎已經沒有真理的時代,努力去尋找並且維護「真理」,這當然不是指那些教條式,獨裁式或排他性的狹隘真理,而是指那種熱誠的態度和無私的奉獻的過程。李長俊教授是一位特立獨行、淡薄名利的學者,簡單的生活讓他沉浸於自己的專業研究,默默工作數十年如一日。一九七○年代初他首開風氣之先,翻譯的十幾本西洋美術史,對於國內藝術教育有一定的貢獻;一九七九年寫《西洋美術史綱要》後因感於國內資訊不足而赴美深造。三十年來他的研究跨越不同時代、國界和文化,以慢工出細活的方式寫作。他的寫作出版是如此的姍姍來遲,數十年來讓人望穿秋水,也正因如此更值得我們仔細閱讀。未來,西街工作室的「彩虹圖書」系列除了美術史、美術評論和美學之外,還會包括設計、語言、宗教和社會等各領域,為讀者展現一個個美麗的成果!西街工作室認為在這浩瀚的宇宙裡,如果真的存在一顆非常遙遠的星球叫「西方極樂世界」,那為什麼我們不努力將地球創造成一個當下真實存在的「樂活」 (LOHAS)世界呢﹖西街工作室的出版將為這個願望的實現留下紀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