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象作品中文翻譯 (一)

這份資料主要是根據我自己手上現有的十來本中文藝術類書籍整理出來的,其中杜象的專書只有四本,包括兩個版本的《杜象訪談錄》(張心龍的台灣版和王瑞芸的中國版),另外是吳瑪俐的Taschen版《杜象》中文翻譯本和曾長生的《杜象》。其他則是一般藝術書籍但是以現代藝術為主。期刊方面我手上雖然有好幾百本,但是要一本一本去檢查有沒有和杜象相關的訊息,因為工程浩大暫時不做。而目前如果我們從Google的入口網站打關鍵字「杜象」來搜尋,大約可以找到26,300多條訊息。不過利用網路的訊息來獲取知識,需要有很大的耐性,而且真正有用的訊息也往往只佔很小的比例。我自己的試驗是:花了兩、三個多小時巡視了50多頁的條文目錄也打開了五百多條訊息來閱讀,結果發現只能採用其中的五、六條。本文全文安排的方式為首先是把杜象重要作品按照年代先後順序排列,其中包括我個人建議的中文譯名以及英文和法文的標題,再來是國內常見的各家中文譯名,最後是我個人對於這些中文翻譯的討論,這份資料雖然不能說是涵蓋了所有目前國內有關杜象的中文介紹,但我們至少可以從這裡「窺見其一斑」。總之資料的蒐集固然重要,我們對於這些資料的討論應該是更加有幫助的。本文所引用的文獻全部列在文末,以供查證。引文和引用文獻全部按照發表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1903 吊燈
Hanging Gas Lamp (Bec Auer)
La suspension de l’Ecole Bossuet
(吳1998) 布謝學校的吊燈
(曾2001) 垂吊的瓦斯燈

短評:這件作品,吳(1998)的翻譯根據的是法文標題;曾(2001)的翻譯則根據英文標題。 Bec Auer是該燈具的廠牌名稱。

1910 杜牧歇醫生的畫像
Portrait of Dr. Dumouchel
Portrait du Dr. Dumouchel
(張1986) Dumouchel的肖像
(吳1998) 杜莫歇醫生肖像
(王2001) Dumouchel肖像
(曾2001) 杜姆傑博士畫像燈

短評:這件作品,張(1986)和王(2001)都略去Dr. 一字沒有翻譯,不能算是完整的翻譯,可能是沒有把握到底是醫生還是博士吧;吳(1998)譯為「醫生」是正確的。

1911 日本蘋果樹上的微風
Draught on the Japanese Apple Tree
Courant d’air sur le pommier du japon
(張1986) 梢上之風
(曾2001) 風吹日本蘋果樹

短評:這件作品,張(1986)Japanese Apple Tree這幾個字沒有翻譯,不知道是否認為不重要?
1911 火車上哀傷的青年
Sad Young Man in a Train
Jeune homme triste dans un train
(張1986) 火車上的憂愁青年
(吳1998) 火車上傷心的年輕人
(曾2001) 汽車中悲傷的青年

短評:這件作品,曾(2001)把train翻譯成「汽車」,蠻奇怪的。不知是否受到日文的影響?因為日本人稱火車為「汽車」,汽車為「自動車」。

1911 被撕碎的伊鳳和瑪德琳畫像
Yvonne and Magdeleine Torn in Tatters
Yvonne et Magdeleine dechiquetees
(張1986) 伊鳳與瑪德琳被撕成碎片
(張1990) 伊鳳與瑪德琳被撕的衣衫襤褸
(吳1998) 被砍成塊的伊馮和瑪格德蓮
(曾2001) 遭撕裂的依芳與瑪德蘭

短評:這件作品原文標題中的torn in tatters和dechiquetes都是撕破或撕碎的意思,我們聯想到的是衣服或圖片被撕碎,吳(1998)將它們翻譯成「被砍成塊」或曾(2001) 將它們翻譯成「遭撕裂」則令人聯想到血淋淋的暴力現場,蠻恐怖的也和畫面所描繪者不合。必須強調被撕碎的是人的畫像而不是人!


1911 下樓梯的裸體 作品第二號
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 no. 2
Nu descendant un escalier no. 2
(黃1982) 下樓梯的裸女
(張1986) 下樓梯的裸女
(吳1988) 下樓梯的裸畫
(吳1998) 下樓梯的裸女
(吳1991) 下樓梯的裸女
(何1994) 下樓梯的裸婦
(吳1998) 下樓的裸人
(曾2001) 下樓梯的裸女
(王2001) 下樓的裸女
(黃2002) 下樓梯的裸女人
(謝2004) 下樓梯的裸女
(風之web) 走下樓梯的女人

短評:在介紹這件作品的時候我們必須注意,杜象本人特別在畫作的最下面很細心地寫出法文的標題。其中nu字在法文是中性的抽象名詞,意思是「裸體」。所以嚴格的說,凡是翻譯成「裸女」都是錯誤的,雖然這樣的中文翻譯顯然非常普遍。「裸女」的法文是nue,後面多了一個e字。其實在將近一百年前,杜象這件作品首次展出的時候,報紙上曾經有人寫了一首打油詩,討論畫中人物是男的或是女的,結論就指出了我們前面所說的nu這個字是個中性字。吳(1991)雖然和大家一樣,翻譯成「裸女」,但是她在(1998)就將它改正翻譯成「下樓的裸人」是好現象。其實更早的時候吳(1988)也曾經將它翻成「裸畫」過的,這樣翻譯雖然沒有犯了「女」字的錯誤,可是嚴格地說也不是很恰當,因為這樣變成「一幅畫」在下樓梯!讓我們再回到背景故事:正由於在那次展覽中杜象這件作品最引起大眾媒體的嘲諷,反而讓他的名氣更加響亮.亦即所謂的「因醜聞而成功」(succès de secandale)正是此意。可是我發現黃(1982)和吳(1988)卻先後把這個詞翻譯為「持續醜行」和「醜行的連續」,這兩個翻譯的意思接,但都是不正確的,翻譯的人可能是看錯字了,successif才是「連續的」意思。至於何(1994)的翻譯不但把畫中人物看成是女的,而且還是個「婦人」!太有想像力了,可惜離題太遠。

1911 春天的少男和少女
Young Man and Girl in Spring
Jeune homme et jeune fille dans le printemps
(張1986) 春日的年輕男女
(吳1998) 春天的少男與少女
(王2001) 春天,抑或在春天的年輕女子們
(曾2001) 青春的少年與少女

短評:這件作品原文標題中的in spring和dans le printemps都是「在春天」的意思,曾(2001)將它翻成「青春的」並不恰當;王(2001)的翻譯不但和原文不合,而且還把「男人」搞丟了!尤其是「抑或在」三個字更加令人困惑。
1911 從處女到新娘的過程
The Passage from te Virgin to the Bride
Passage dela Vierge à la mariée
(張1986) 從處女到新娘的過程
(吳1988) 從處女變成新娘的過程
(何1994) 處女初嫁日
(曾2001) 從處女變成新娘

短評:曾(2001)的中文翻譯重點是在「新娘」;張(1986)的翻譯重點是在「過程」當然是後者比較貼近原意。至於何(1994)的翻譯則和原文完全無關,是自己的想像。

1913 腳踏車輪
Bicycle Wheel
Roue de bicyclette
(張1986) 單車車輪
(吳1988) 車輪
(吳1998) 腳踏車輪
(王2001) 自行車輪
(曾2001) 腳踏車輪
(黃2002) 腳踏車輪

短評:「單車或自行車」好像比較是中國的說法,日本人說「自轉車」,台灣人早期也這麼稱呼它,不過現在則以稱呼「腳踏車」比較常見。台灣南部早期也稱呼它為「孔明車」,這是和諸葛亮的「木馬流牛」所作的聯想。吳(1988)將它翻成「車輪」不但太過簡略而且是錯誤的,因為不論火車、裝甲車或卡車也都有車輪,但顯然的我們看到的確實是一個腳踏車輪。

1913 三個標準的修補線
3 Standard Stoppages
3 stoppages étalons
(張1986) 三個標準的障礙物
(吳1988) 三個標準的中止
(吳1991) 中止
(吳1998) 三條織補線標準尺
(王2001) 三個標準的終止
(曾2001) 三塊版模
(楊2003) 三條標準製的修補線

短評:張(1986)的中文翻譯「障礙物」,吳(1991)的「中止」和王(2001)的「終止」顯然都只是對stoppage這個外文字的「自由聯想」,和本作品的真正內容無關。翻譯者可能只是因為看到當中含有stop這個常用字,所以就想當然而的翻譯了,而沒有進一步去追究它的真正意思。至於曾(2001)則乾脆把這個作品翻譯成「三個版模」,完全避開了一切困難的問題。須知stoppage是一種非常高級的衣服「縫補技術」,它的特色是看不到縫補的線。所以吳(1998)的翻譯改成「三條織補線標準尺」,比較她稍早的翻譯算是已經相當的改進,不過「尺」字在原文上還是沒有的,雖然這個作品的確和尺有些關係的。總的說來,楊(2003)的「三條標準製的修補線」最貼近原文的意思。
1913-15 包含一個水車的滑行台車
Glider containing a Water Mill
Giissiere contenant un moulin a eau
(黃1982) 滑翔機裡的水磨坊
(吳1991) 有水車的軌道
(吳1998) 水車滑行器
(王2001) 與水床有關的滑行器
(曾2001) 鄰近軌道上金屬性有水車滑翔機

短評:美術作品翻譯有一個很簡單的要領或基本要求,那就是「好好看圖片」!黃(1982)的翻譯者顯然就沒有好好看圖片,因為上面並沒有所謂的「滑翔機」!曾(2001)的翻譯也犯了同樣的毛病。王(2001)的翻譯裡面出現了「水床」這個字,很有想像力,顯然也有異曲同工之「謬」!因為圖片裡也沒有這個東西!吳(1991)第一次的翻譯「軌道」算是對了一半,吳(1998)第二次的翻譯「滑行器」又比較好些。比較貼近原意的翻譯應該是「含有水車的在軌道上滑行的台車」,這種台車早期台灣人稱為「輕便車」,我小時後在烏來和鸕鶅潭都還坐過類似的車子。有些是載人,有些是送貨。若再進一步查閱杜象筆記原稿,將發現杜象本人對於這個東西的名稱有些未確定,使用了chariot, sleigh, slide和 glider 四個名稱,所以我們只要詳細觀察作品的造型本身,即可確認類似雪橇的滑行用台車為最恰當也。

1913 一九一四年的盒子
The Box of 1914
Boîte de 1914
(曾2001) 1914年的盒子

1913 修補線的網
Network of Stoppages
Reseaux des Stoppages
(吳1998) 織補線標準尺網
(王2001) 阻塞的網路
(曾2001) 坐落網
(楊2003) 修補線網狀圖
(謝2004) 坐落網

短評:因為這件作品還是和前面那件stoppage的作品有關的,所以前面的作品翻譯錯誤,這個作品當然跟著錯了。翻錯的例子看來似乎都是從stop這個字去「望文生義」或自由聯想,所以會出現了王(2001)的「阻塞的網路」。至於在謝(2004)和曾(2001)的翻譯裡,為什麼會有「坐落網」這樣的名詞,完全無法理解,其實甚至連「坐落網」這三個字本身也是無法理解的,讓人困惑!但是謝(2004)和曾(2001)居然還會出現一模一樣的錯誤!楊(2003)的翻譯「修補線網狀圖」顯然是最好的。

1914 光天化日下的學習
To Have the Apprentice in the Sun
Avoir l’apprenti dans le soleil
(吳1998) 陽光下的學徒

短評:英文in the sun和法文dans le solei都有「在眾目所及的地方」的引申義,換言之也就是「公開、公然去做」的意思,不僅僅是在陽光下而已。Apprentic雖然有「見習生」的意思,to have the apprentice就應該是「見習」的意思而不是「有一個見習生」的意思了。

1914 晾瓶架
Bottle Dryer
Porte-bouteilles
(張1986) 晾瓶架
(吳1991) 晾瓶器
(吳1998) 晾瓶架
(王2001) 乾燥器
(曾2001) 酒瓶架
(黃2002) 酒瓶架
(謝2004) 酒瓶架

短評:把這個現成物的標題翻譯成「晾瓶架」或「晾瓶器」都是Okay的,因為它的主要功能在於晾乾瓶子。原來的標題並沒有表示是酒瓶,而且通常酒瓶架是用來擺放還沒有開封的酒;而這裡所指的晾瓶架則是在於晾乾空瓶子的水氣,所以翻譯為「酒瓶架」是錯誤的。我們也再度發現謝(2004)和曾(2001)兩人真是有志一同,再度發生了同樣的錯誤。王(2001)的「乾燥器」則完全是很離譜的翻譯,我們可能有各式各樣的乾燥器,但是它們都和空的酒瓶無關。

引用文獻 (按出版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黃才郎等編譯(1982).《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
張心龍譯(1986).《杜象訪談錄》;台北:雄獅。
吳瑪俐譯(1988).《達達:藝術和反藝術》;台北:藝術家。
賴明珠等編(1988).《達達的世界》;台北:市立美術館。
吳秀梅等譯(1988).《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台北:台灣大英百科。
張心龍(1990).《都是杜象惹的禍》;台北:雄獅。
吳瑪俐譯(1991).《物體藝術》;台北:遠流。
何恭上(1994).《近代西洋繪畫》;台北:藝術圖書。
呂清夫(1996).《後現代的造形思考》;高雄:傑出。
吳瑪俐譯(1998).《杜象》;科隆:塔森。
王文融譯(1998).《世界藝術史》;台北:聯經。
曾長生(2001).《杜象—現代藝術守護神》;台北:藝術家。
王瑞芸譯(2001).《杜尚訪談錄》;廣西:師範大學。
黃文叡(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
陸蓉之(2003).《破後現代藝術》;台北:藝術家。
楊松峰譯(2003).《現代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
謝明錩(2004).《看懂世界名畫》;台北:爾雅。
風之藝廊.〈杜象作品賞析〉tw.myblog.yahoo.com
林素惠.〈杜象細微體的觀念和媒體藝術〉yageofoundation.or
唐曉蘭.〈杜象與觀念藝術〉lib.hcu.edu.tw
國立台灣大學網路教vr.theatre.ntu.edu.tw
視覺素養學習網.vr.theatre.ntu.edu.tw
林萬福.建築攝影後現代論評blog.sina.com.tw/lingys
Mialiu部落格.〈她有一個大屁股〉blog.xuite.net/tabqweliu
陳慶坤部落格o2u.org.tw/cck001/modules/weblog
Read more!

布袋戲和相對音感

讓我感到很驚訝的是,很多闊別已經五十年的小學同學在第一次同學會聚餐的時候,不但都記得我小時候就很會畫圖,而且還說,我常常在上課以前就在我的課桌上表演起布袋戲來,讓同學圍觀。甚至還有同學指出,我小時候就很有音樂天分,據他們描述,我不論聽到他們唱什麼歌,都能夠立即用很簡單的方式(例如用很基本的簡譜)寫出它的旋律。其實,這就是所謂的「相對音感」,這點我自己是知道的,只是沒有想到年紀那麼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而且還讓同學們印象那麼深刻!的確,音樂是我這一生的最愛之一。即使在大學研究所美術科系上課,我也時時不忘向學生介紹音樂。 Read more!

中山琴—台灣的發明

談到音樂,的確,我從小就喜歡音樂。記得唸小學的時候爸爸從圓環邊買回來一把「中山琴」給我,我沒有人教就自動會彈奏了。這所謂的「中山琴」可能是台灣自己發明的樂器,滿土的。後來和大學美術系的同班同學洪俊河(他也很喜歡玩民間樂器)談起來,他也有相同的記憶。我們都曾經瘋狂喜歡過古箏曲。不過,那是現在所謂的「南派」古箏,非常優雅的,像梁在平所教導和推廣的那種古箏曲;最近新一代的箏曲,所謂「北派」,聽起來就有點像台灣「中山琴」的味道,當然啦,這只是個粗淺的比喻。其實,現代古箏曲子,模仿了很多西洋樂器的演奏方法;就如同現代二胡則是模仿了很多西洋小提琴的作曲和演奏技巧。其實,我爸爸對音樂也很有興趣,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參加過「子弟戲」的演出,劇說是扮演「旦角」;而他自己也會拉二胡,不過他拉的是傳統台灣戲園裡面,沒有「變換把位」的那種拉法。我記得到了我唸初中的時候,爸爸也曾經買了一把小提琴給我,不過我並沒有真正去跟老師學琴,只是自己隨興玩玩而已。記得這把琴在我唸高中的時候還在,後來就不知去向了。 Read more!

從音樂欣賞到音樂擂台賽

我唸初中的時候,影響我最大的是音樂老師,很可惜也很抱歉,我居然不記得他的名字了。他除了正常上音樂課本上的教材之外,每次上課也都撥出一段時間播放古典音樂的唱片給我們聆聽。就這樣從初中開始我就養成聽古典音樂的習慣。後來我又在家裡收聽廣播電台吳心柳(本名張繼高)的古典音樂節目,不過這已經又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了。我自己知道,最厲害的時候,只要是比較重要的西洋古典音樂作品,我只要聽到其中任何一小段也許十秒鐘就可以說出那是哪個作曲家的哪一件作品。現在我的功力已經大不如前了,不過在藝術研究所上課時還是常常和同學聊起這些往事,學生都會鼓勵我說,「老師,去參加古典音樂台的擂台賽!」 Read more!

憤怒的眼鏡:版畫與素描作為社會批判

〈憤怒的眼鏡:版畫與素描作為社會批判〉,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第十一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專題演講系列」專題演講全文已收入李長俊文化及藝術評論集《憤怒的眼睛》,將由西街工作室出版。
段落節錄:
談到智慧和勇氣,不禁使我聯想到,其實在佛教教義本身和佛教教義的藝術表現裡,也有類似的兩大面向:慈悲憐憫和智慧勇氣。可惜,在目前極端庸俗化和注重個人宗教信仰的現實利益(所謂「褔報」)的潮流底下,除了慈悲憐憫之外,智慧和勇氣似乎是比較少有人注意的。正如同藝術的領域裡,有人追求賞心悅目的形式美,也有人以社會批判的內容來發揮它的感動力量。同樣的,佛教裡面,除了大家耳熟能詳,面露慈悲的佛菩薩之外,也有面露「忿怒」之相的佛菩薩,也就是密教所謂的「明王」(Vidia-raja)。按,明王又稱「忿怒尊」或「威怒王」;而所謂「明」就是破除愚昧和昏暗之心的智慧光明。然而,明王等所顯現的「忿怒相」在秘密教裡,其實就等於顯教的佛菩薩,相對於慈悲相的「正法輪身」,忿怒相又稱為「教令輪身」。簡而言之,「菩薩低眉」,以攝服世人,普渡眾生;而「金剛怒目」則降服惡鬼,掃蕩群魔。
段落節錄:
藝術家以他的「憤怒的眼睛」,透過作品來批判社會的不公,多少和佛教明王的象徵意義有些相似。可惜,這方面一般佛教信仰者和藝術愛好者所知甚少。例如,在通俗美術教育的認知裡,像梵谷(Van Gogh),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等人,往往只被當作優美的風景畫家來介紹,而忽略了他們捍衛社會公義時強烈的人道主義關懷。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一般藝術愛好者除了知道他是印象派風景畫家之外,也很少機會認識到,原來終其一生,畢沙羅是個無政府主義者,在他的作品裡,表現了其他印象派朋友們所不曾表現的,對於被剝削的弱勢族群如工人和農人們的關懷。 Read more!

有關梵谷對於色彩之態度的研究

〈有關梵谷對於色彩之態度的研究〉,原載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第7期;全文已收入李長俊文化及藝術評論集《厚啊,你麥擱講啦!》,將由西街工作室出版。
段落節錄:
梵谷在他的書信裡,對於他個人關於藝術的想法,對於大自然的觀察,以及對色彩和形象的處理方式,在在都有十分深刻的描述。這個事實,對於一向頗為流行但十分膚淺的通俗認知,例如,特意強調他那悲劇性的一生,或者負面地將他的藝術成就簡化地說成是一個病態心靈的產物,都是具有雄辯力的反駁。也因此,本文在此把焦點放在梵谷本人對於色彩之態度的研究,也可以說是本研究者,對於這個通俗議題的批判立場。
段落節錄:
其實,早在梵谷本人在世時,對於這位畫家的成就之認識,便已經有
兩種正相反,但同樣危險的觀點存在了。當時的評論家們,或者把梵谷的藝術貶抑成一個帶有精神疾病之藝術家的幻想;或者把他的藝術當作是一個瘋狂的藝術家的悲慘戲劇性寫照,而大加讚揚。不同於這些偏頗的看法,本論文則要強調梵谷藝術努力當中認真和嚴肅的一面。同時我也贊同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的看法,他讚揚梵谷本人對於其疾病的自主態度,也對他自我觀察和自我節制的努力,予以肯定。 Read more!

研究所教材公開分享

我在研究所主要擔任的是「現代藝術史」、「藝術批評」和「美學」等三門課程。有鑑於國內一般學生很少有機會直接研讀相關領域重要作者的代表著作之第一手(原著)或第二手(原著翻譯)資料,只是滿足於第三、四手輾轉介紹,甚至道聽塗說的資料,難免陷於被誤導的危險當中,因此著手自行編輯重要作家之代表作的論文選集作為教材,每一篇都帶領學生研讀、討論。以目前各種學說五花八門,水準參差不齊的情況來看,學生們實際上沒有必要急著唸某一特定作家的專書,最好是先唸過他們的一些代表作之後,覺得興趣相近而且又有可信度和說服力,再去讀完整的著作都還來得及,以免一下子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洗腦而渾然不知,愈陷愈深,等到想要脫困已經非常困難了,要不然就是越唸越糊塗或有看沒有懂。重點是作為一個研究生,絕對不能人家重要的代表作一篇也不看或不曾看,一旦要寫論文了,儘是引述一些輾轉介紹和道聽塗說的訊息。雖然目前我這些文選集已經編到十幾本了,但是實際內容每年上課的時候都稍微有所調整,用意是希望能儘量不要漏掉任何重要的文章,也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被收到最恰當的文集裡面。這些文章基本上是為研究所二年級的學生編纂的,同學們每學期選擇其中一本來研讀,不過每一班學生的進度不盡相同。

第一輯:前衛藝術.歷史與理論
目次
1. Fry, Roger (1920). ”Vision and Design”.
2. Focillon, Henri (1934). “The Life of Forms in Art”.
3. Greenberg, Clement (1939). “Avant-Garde & Kitsch”.
4. Greenberg, Clement (1961). “Modernist Painting”.
5. Poggioli, Renato (1962). “The Concept of the Avant-Garde”.
6. Greenberg, Clement (1967). ”Complaints of an Art Critic”.
7. Rosenberg, Harold (1969). “The Avant-Garde”.
8. Schulte-Sasse, Jochen (1974). “Foreword: Theory of Modernism versus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9. Burger, Peter (1974). “Introduction: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 Theory of Literature”.
10.Burger, Peter (1974). “The Avant-Gardiste Work of Art”.
11.Rosenberg, Harold (1978). “Inquest into Modernism”.
12.Habermas, Jurgen (1980). “Modernity: An Incomplete Project”.
13.Oliva, Achille (1980). “The Italian Trans-avantgarde”.

第二輯:現代主義藝術理論
目次
1. Krauss, Rosalind (1972). “A View of Modernism”.
2. Levin, Kim (1979). “Farewell to Modernism”.
3. Kelly, Mary (1981). ”Reviewing Modernist Criticism”.
4. Gablik, Suzi (1984). “Bureaucratization: the Death of the Avant-Garde”.
5. Gablik, Suzi (1984). “Has Modernism Failed?”
6. Crane, Dianne(1987). “The Dual Role of the Avant- Garde: the Aesthetic Tradition & the Crisis of Meaning”.
7. Karl, Frederik (1988). “Getting to be Modern: an Overview”.
8. Karl, Frederik (1988). “Spiritual Autobiography & Modernism”.
9. Karl, Frederik (1988). “Modern & Postmodern; Modernism & Postmodernism”.
10.Williams, Raymond (1989). “When was Modernism?”
11.Giddens, Anthony (1991). “Modernity & Self- Identity: Self &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12.Crow, Thomas (1996). “Modernism & Mass Culture in the Visual Arts”.
13.Collings, Matthew (1999). “Introduction: Kicking Arse”.
14.Meecham, Pam & Julie Sheldon (2000). ”What is & When was Modernism?”

第三輯:後現代主義諷喻
目次
1. Benjamin, Walter (1936).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2. Adorno, Theodor (1936, 1958, 1962). ”Art, Autonomy and Mass Culture”.
3. Adorno, Theodor & Max Horkheimer(1944). “The Parable of the Oarsmen”.
4. Lukacs, Georg (1963). “Critical Realism and Socialist Realism”.
5. Gramsci, Antonio (1971). “The Prison Notebooks”.
6. Adorno, Theodor (1975).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7. Baudrillard, Jean (1976). “The Hyper-realism of simulation”.
8. Lyotard, Jean-Francois (1979). “Introduction to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9. Owens, Craig (1980). ”The Allegorical Impulse: Towards a Theory of Postmodernism”.
10.Habermas, Jurgen (1981). “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
11.Forster, Hal (1982). ”Re Post”.
12.Jameson, Frederic (1982).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13.Lyotard, Jean-Francois (1982). “What is Postmodernism?”
14.Baudrillard, Jean (1983).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15.Baudrillard, Jean (?). ”The Masses: The Implosion of the Social in Media”.
16.Lyotard, Jean-Francois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17.Eagleton, Terry (1985). ”Capitalism,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18.Burger, Peter (1992). “The Decline of Modernism”.

第四輯:詮釋及公共領域
目次
1. Benjamin, Walter (1934). ”The Author as Producer”.
2. Lacan, Jacques (1949). “The Mirror-Phase as Formation of the Future of the I”.
3. Marcuse, Herbert (1964). “One-Dimensional Man”.
4. Foucault, Michel (1969). “What is an Author?”
5. Ricoeur, Paul (1970). “The Conflict of Interpretations”.
6. Barthes, Roland (1971). ”From Work to Text”.
7. Iser, Wolfgan (1971). “Indeterminacy of the Reader’s Response”.
8. Ingarden, Roman (1973). “Some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Cognition of the Aesthetic Concretiza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9. Baudrillard, Jean (1976?).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10. Barthes, Roland (1977).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11. Said, E.W. (1978). “The Problem of Textuality: Two Exemplary Positions”.
12. Jameson, Fredric (1981). “On Interpretation: Literatur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13. Foucault, Michel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14. Jauss, Hans Robert (1982). “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
15. Said, Edward (1982). “Opponents, Audiences, Constituencies and Community”.
16. Owens, Craig (1983). “The Discovers of Others: Feminists and Postmodernism”.
17. Pollock, Griselda (1988). ”Modernity and the Spaces of Femininity”.
18. Pollock, Griselda (1988). ”Feminist Interven- tions in the Histories of Art”.
19. Habermas, Jurgen (1989). “The Emergence of the Public Sphere”.

第五輯:機構、記號與論述
目次
1.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16).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2. Barthes, Roland (1956). “Myth Today”.
3. Sontag, Susan (1964). ”Against Interpretation”.
4. Barthes, Roland (1967). “Science versus Literature”.
5. Derrida, Jacques (1967). “Of Grammatology”.
6. Althusser, Louis (1970).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7. Hirsch, E.D. (1971). “Three Dimensions of Hermeneutics”.
8. Derrida, Jacques (1972). “Structure, 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s”.
9. Baudrillard, Jean (1973). “Ethic of Labor, Aesthetic of Play”.
10.Barthes, Roland (1977). “Rhetoric of the Image”.
11.Foucault, Michel (1979).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12.Gadamer, Hans-Georg (1979). “Language as Determination of the Hermeneutic Object”.
13.Culler, Jonathan (1981). “Semiotics as a Theory of Reading”.
14.De Man, Paul (1982). “The Resistance to Theory”.
15.Jameson, Frederic (1982). ”Progress versus Utopia or Can We Imagine the Future?”
16.Huyssen, Andreas (1984). “Mapping the Post-modern”.
17.Jameson, Frederic (1984). “The De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18.Foucault, Michel (1986). “Of Other Spaces”.
19.Hebdige, Dirk (1986-87). “Postmodernism and the Politics of Style”.
20.Lyotard, Jean-Francois (1988). “The Sublime and the Avant-Garde”.

第六輯:視覺饗宴:儀式與策略
目次
1. Rosenberg, Harold (1969). “Museum of the New”.
2. Rosenberg, Harold (1972). “Museum Today”.
3. Rubin, William (1974). ”Musuem Concept is Not Infinitly Expandable”.
4. O’Doherty, Brian (1976). “Inside the White Cube”.
5. Crimp, Douglas (1980). “On the Museum’s Ruins”.
6. Hughes, Robert (1984). “Art and Money”.
7. Wallach, Alan (1991).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8. Coombes, Annie (1992). “Inventing the Post-Colonial Hybridity and Constituency in Contemporary Curating”.
9. Duncan, Carol (1995). “The Modern Art Museum”.
10.Duncan, Carol (1995). “The Art Museum as Ritual”.
11.Grunenberg, Christoph (1999). “The Modern Art Museum”.
12.Barker, Emma (1999). “The Museum in Postmodern Era”.
13.Naire, Sandy (1999).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14.Barker, Emma (1999). “Exhibiting the Canon: the Blockbuster Show”.

第七輯:藝術史的藝術觀:方法論的回顧
目次
1. Wolfflin, Heinrich (1915). ”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
2. Panofsky, Erwin(1940). “The History of Art as Humanistic Discipline”.
3. Hauser, Arnold (1959). “The Philosophy of Art”.
4. Rosenberg, Harold (1966). “New as Value”.
5. Rosenberg, Haold (1966). “On Art Movements”.
6. Gombrich, E.H. (1967). ”In Search of Cultural Hisotry”.
7. Rosenberg, Harold (1972). “D.M.Z. Vanguardism”.
8. Rosenberg, Harold(1970s). “Art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9. Onians, John(1978). “Art History, Kunstgeschichte and Historia”.
10.Brock, Bazon (1981). “The End of the Avant-Garde”.
11.Baldwin, Michael, Charles Harrison & Mel Ramsden (1981). “Art History, Art Criciticm and Explanation”.
12.Belting, Hans (1984). “The End of History of Art?”
13.Kuspit, Donald(1986). “Conncecting the Spiritual in Contemporary Art”.
14.Pollock, Griselda (1988). “Feminist Intervention in History of Art”.
15.Reed, Christopher (1993). “Postmodernism and the Art of Identity”.
16.Preziozi, Donald (1988). “The Art of Art History”.

第八輯:流行、品味及每日生活文化
目次
1. Theodor Adorno (1936, 1958, 1962). “Art, Automy and Mass Culture”.
2. Michael Real (1977). “Perspective: The Significance of Mass-mediated Culture”.
3. Jean Baudrillard (1981). “The Masses: The Implosion of the Social in the Media”.
4. Scott Lash & John Urry (1987). “Postmodernist Sensibility”.
5. John Fiske (1989). “The Jeaning of America”.
6. Douglas Kellner (1989).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Consumer Society”.
7. Paul Willis (1990). “The Cultural Media and Symbolic Creativity”.
8. Paul Willis (1990). “Style, Fashion and Symbolic Creativity”.
9. John Fiske (1992).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e of Everyday Life”.
10.Janet Wolff (1992). “Excess and Inhibition: Interdisciplinarity in the Study of Art”.
11.Joanne Finkelstein (1992). “Fashion, Taste and Eat Out”.
12.David Morley (1995). “Television: Not so much a Visual Medium, More a Visible Object”.
13.Dominic Strinati (1995). “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

第九輯:意象的修辭學
目次
1. Walter Benyamin. “The Author as Producer” (1934).
2. Henri Focillion. “Life of Forms in Art” (1934).
3. Theodor Adorno. “Art, Autonomy and Mass Culture” (1936, 1958, 1962).
4. Martin Heidegger.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1960).
5. Jean-Paul Sartre. “The Novel and Reality” (1963).
6. Georg Lukacs. “Critical Realism and Socialist Realism” (1963).
7. Maurice Merleau-Ponty. “Eye and Mind” (1964).
8. Ludwig Wittgenstein. “Seeing & Seeing as” (1968).
9. Rosenberg, Harold. “On the De-definition of Art”.
10.Rosenberg, Harold. “De-aestheticization”.
11.Roman Ingarden. “Some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Cognition of the Aesthetic Concretiza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1973).
12.Jean Baudrillard. “Ethic of Labor, Aesthetic of Play” (1975).
13.Jean Baudrillard. “Hyper Realism or Simulacrum” (1976).
14.Noam Chomsky. “On Cognitive Capacity” (1976).
15.Roland Barthes. “Rhetoric of the Image” (1977).
16.Herbert Marcuse.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1978).
17.Hans-Georg Gadamer. “Language as Determination of the Hermeneutic Object” (1979).
18.Theodor Adorno. “On the Fetish-Character in Music and the Regression of Listening” (1982).

第十輯:藝術行動的政治
目次
1. Leon Trotsky. “Class and Art” (1924).
2. Andre Malraux. “The Work of Art” (1935).
3. Jean-Paul Sartre. “The Novel and Reality”.
4. Sidney Finkelstein. “Art as Humanization” (1965).
5. Harold Rosenberg. “The Politics of Art” (1964).
6. Barbara Rose. “The Politics of Art” (1969).
7. Harold Rosenberg. “Art of Bad Conscience” (1969).
8. Barbara Rose. “Criticism as Propaganda” (1970).
9. Harold Rosenberg. “D.M.Z. Vanguardism” (1972).
10.Barbara Rose. “Protest in Art” (1973).
11.Fredric Jameson.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1977).
12.Michel Foucault. “The Subject and Power” (1982).
13.Lucy R. Lippard. “Trojan Horses: Activist Art and Power” (1983).
14.Robert Hughes. “Art and Money” (1984).
15.Harold Rosenberg. “Art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1985).
16.Terry Eagleton. “Capitalism,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1985).
17.Dick Hebdige. “A Report on the Western Front: Postmodernism and the ‘Politics’ of Style” (1986).

第十一輯:當代歐美藝術批評面向
目次
1. Harold Rosenberg, “On Criticism” (1963).
2. Clement Greenberg, “Complaints of an Art Critic” (1967).
3. R.S. Crane, “Criticism as Inquiry, or The Perils of the ‘High Priori Road’” (1967).
4. Robert Goldwater, “Problems of Criticism” (1967).
5. Barbara Rose, “Problems of Criticism: Politics of Art” (1968).
6. Kenneth Burke, ““Formalist Criticism: Its Principles and Limits” (1973).
7. David Bleich, "The Subjective Character of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1975).
8. Harold Rosenberg, "Criticism and its Premises” (1975).
9. Harold Rosenberg, "Art is a Special Way of Thinking” (1976).
10.Mary Kelly, “Re-viewing Modernist Criticism” (1981).
11.Michael Baldwin, Charles Harrison & Mel Ramsder, “Art History, Art Criticsim and Explanation” (1981).
12.Gregory L. Ulmer, “The Object of Post-Criticism” (1983).
13.Josephine Donovan, "Beyond the Net: Feminist Criticism as a Moral Criticism” (1983).
14.Douglas Kellner, “Critical Theory & the Consumer Society” (1989).

第十二輯:西洋傳統美學巡禮
目次
1. Plato (tr. 1892). “Symposium”.
2. Aristotle (tr. 1911). “Poetics”.
3. Aristotle (tr. 1925). “Poetics.”.
4. Vico, Giovanni (1725, tr. 1982). “The New Science”.
5. Hume, David (1757). “Of the Standard of Taste”.
6. Burke, Edmund (1759).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the Beautiful”.
7. Kant, Immanuel (1790, tr. 1914). ”Analytic of the Beautiful” and “Analytic of the Sublime”.
8. Schopenhauer, Arthur (1819, tr. 1982). “On the Inner Nature of Art”.
9. Hegel, GWF (1835-38, tr. 1920). “The Philosophy of Fine Art”.
10.Nietzsche, Friedrich (1872. tr. 1966). “Attempt at a Self-Criticism”.
11.Nietzsche, Friedrich (1872. tr. 1967). “Apollinian and Dionysian Art”.
12.Nietzsche, Friedrich (1872. tr. 1982). “The Birth of Tragedy”.
13.Nietzsche, Friedrich (1876. tr. 1983). “Human all too Human”.
14.Santayana, George (1896). “The Nature of Beauty” and “The Sense of Beauty”.
15.Santayana, George (1896). “The Nature of Beauty”.
16.Croce, Benedetto (1898, tr. 1983). “Aesthetics”.
17.Croce, Benedetto (1901, 1913, tr. 1922. 1915). “Intuition and Expression”.
18.Freud, Sigmund (1908, 1915, tr. 1925, 1922). “Wish Fulfillment and the Unconsciousness”.
19.Freud, Sigmund (1908). “The Relation of the Poet to Day Dreaming”.
20.Worringer, Wilhelm (1908, tr. 1921). “Abstraction and Empathy”.
21.Bell, Clive (1913). “Significant Form”.
22.Bell, Clive (1928). “The Artistic Problem”.
23.Bullough, Edward (1912).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s an Aesthetic Principle”.
24.Bullough, Edward (1913). “Psychical Distance”.
25.Bosanquet, Bernard (1915). “The Esthetic Attitude and Its Embodiment”.
26.Maritain, Jacques (1920, tr. 1930). “Beauty and Imitation”.
27.Collingwood, RG (1930). “Principles of Art”.
28.Collingwood, RG (1938). “Examples of Amusement Art”.
29.Dewey, John (1934). “Art and Experience”.
30.Collingwood, RG (1945). “Art as Expression”.

第十三輯:西洋當代美學選粹
目次
1. Arnheim (1951, 54). “The Expressivenss of Visual Forms”.
2. Maritain, Jacques (1953). “Beauty and Modern Painting”.
3. Wittgenstein, Ludwig (1953). “Games and Definition”.
4. Langer, Susanne (1953). “Feeling and Form”.
5. Jung, Carl (1955).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
6. Benjamin, Walter (1955).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ical Reproduction”.
7. Weitz, Morris (1956). “The Role of Theory in Esthetics”.
8. Langer, Susanne (1957). “Expressivenee and Symbolism”.
9. Langer, Susanne (1957). “Problems of Art”.
10.Danto, Arthur (1964). “The Art World”.
11.Heideggar, Martin (1975).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12.Marcuse, Herbert (1978).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13.Adorno, Theodor (1982). “On the Fetish Character in Music and the Regression of Listening”.
14.Gottner-Abendroth, Heide (1985). “Nine Principles of a Matriarchal Aesthetic”.

第十四輯:批評理論的批評
目次
1. Jacques Lacan (1949). “The Mirror-Phase as Form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
2. Thomas S. Szasz (1961). “Hysteria as Communication”.
3. Stanley Cavell (1967). "A Matter of Meaning It”.
4. E.D. Hirsch (1967). “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
5. Michel Foucault (1970). “Las Meninas”.
6. Jacques Derrida (1973). “Differance”.
7. Paul Ricoeur (1974). “The Problem of Double Meaning as Hermeneutic Problem and as Semantic Problem”.
8. Hans Georg Gadamer (1975). “Foundations of a Theory of Hermeneutic Experience”.
9. Ian Burn (1975). “The Art Market: Affluence and Degradation”.
10.Jean Francois Lyotard (1979). “What is Postmodernism?”
11.Mikhai Bakhtin (1981).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12.Craig Owens (1983). “The Discourse of Others: Feminists and Postmodernism”.
13.WJT Mitchell (1986). “Image and Word and Mute Petry and Blind Painting”.
14.Kobena Mercer (1992). “Periodizing Postmodernism Politics and Identity”.
15.Constance Penley (1992). “Feminism,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第十五輯:通俗美學樣樣通
目次
1. Joshua Reynolds (1769-90). “On Imitation” & “Principle of Art and Simplicity”.
2. John Ruskin (1843-60). “The Moral Content of Art”.
3. John Ruskin (1890). “The Grounds of Art”.
4. Leo Tolstoy (1896, tr. 1905). “The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
5. Leo Tolstoy (1898). ”What is Art”.
6. Leo Tolstoy (1898, tr. 1983). ”What is Art”.
7. William Morris (1903). ”The Aims of Art”.
8. Roger Fry (1920s). ”Culture and Snobism”.
9. John Dewey (1934). “Having an Experience”.
10. Jacques Maritain (1953). “Beauty and Modern Painting”.
11. Kenneth Clark (1956). “The Naked and the Nude”.
12. E.H. Gombrich (1960). “Truth and the Stereotype”.
13. Kenneth Clark (1961). “Art in Society”.
14. Marshall McLuhan (1967). “Woman in a Mirror”.
15. Michel de Certeau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16. Susan Bordo (1989). “Reading the Slender Body”.
17. Anne Balsamo (1992). “On the Cutting Edge: Cosmetic Surgery and the 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of the Gendered Body”.
18. Lynda Nead (1992). “The Female Nude: Art, Obscenity and Sexuality”.
19. Lisa Cartwright (1995). “Science & the Cinema”. Read more!

生死學的藝術觀

〈生死學的藝術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台灣地區高中職生死學教育研討會」專題演講;全文已收入李長俊文化及藝術評論集《厚啊,你麥擱講啦!》,將由西街工作室出版。
段落節錄:
雖然,死亡有這個「不可經驗性」,但這並不表示,死亡一點都不可怕。除了久病折磨所帶來的,身體上的巨大疼痛之外,死亡的痛苦主要地是來自對於世間事物的迷戀和對於親人的不捨。因此,生離死別,「臨死」(不論是自己或別人臨死)的經驗才是比什麼都痛苦和可怕的!遭受強大暴力的威脅迫害和不可知的大難步步進逼,「接近死亡」所感受的痛苦,也往往被形容為「比地獄還地獄」的可怕!
段落節錄:
此外,大家也都知道,當愛情順遂的時候,它的確是我們生命中最甜蜜美好的經驗;但是如果愛情遭到了背叛和不忠,所謂「愛到痛之極」,那麼愛情反而變成「生不如死」的痛苦經驗!可惜,如何接受這麼嚴厲而真實的「生不如死」的煎熬,宗教能教導我們的似乎不多;倒是成為作曲家和詩人創作表現的最佳靈感泉源。當然了,這時候的結果並不是「解脫」,而是讓我們更加陶醉和耽溺在那痛苦的深淵裡而不可自拔! Read more!

道教第五十九福地:張公洞及其相關詩畫之研究

〈道教第五十九福地:張公洞及其相關詩畫之研究〉,全文已收入李長俊文化及藝術評論集《台灣餅和美國派》,將由西街工作室出版。
精采段落節錄:
不過,雖然我們可以同意Edwards有關沈周此作屬於寫實風格的看法,但是他對於此作的其他一些觀察描述,則不無讓人疑惑之處。例如,他說沈周的畫,看來似乎是要把張公洞的洞內和洞外「同時」表現出來。關於這點,也許需要進一步說明。
精采段落節錄:
不過,我認為Burnhart的說法,稍嫌簡化,不盡符合事實。的確,一件畫作是否寫實地反映了某個特殊風景的地形樣貌,基本上是由其全體構圖以及對於其他樹石之造型的逼真之再現來決定的。既然石濤的畫作在景物本身以及構圖的細節上都幾乎整個照抄沈周原作,因此我們便不能故意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石濤的畫其實也是寫實的地形圖。 Read more!

羞恥感的起源

直接引述:
原始的人體裝飾上最有趣味的部分,要算是腰部的裝飾。並不是因為它特別的豐富或別緻—恰正相反,它是頗簡陋的—乃是因為它是關於羞恥感的起源研究的最需要的例證。有一部分人造立[提出]一假定,以為原始的人體遮掩的存在,只能認為是天生羞恥感覺的表現而另一部分的人卻又和這個斷言恰正相反,以為羞恥的感覺就是那部份的遮掩習慣教導出來的。但在爭辯腰飾的意義時,我們決不能忘記腰飾的本身在好幾個狩獵民族間,我們完全找不到腰飾。翡吉安人(Fuegians)甚至於在腰間一絲不掛,當然不會有圍裙了,他們的男女兩性都完全沒有遮蔽。(Grosse, 《藝術的起源》,94)
短評:
有趣的討論才剛開始,我們要繼續往下看。 Read more!

衣服和羞恥感的關係

直接引述:
這些腰飾是為了裝飾呢抑或是//為了掩蔽。大多數的文明史家都毫不遲疑地認它們為掩蔽物。最近有一位寫「衣裳哲學」的舒爾茲(Schurtz)對於這種觀點給了一個極著力得表白。他…說;「羞恥觀念普遍存在的最好的證據就是這些腰部掩蔽物的存在,這種掩蔽物是很難以其他的理由來做充分的說明的;」…他又下了一個絕對的斷語,「衣服的起源除了羞恥感之外,不能找求其他的理由。」假設掩蔽物的存在是羞恥感的最好的證據,那麼原始民族對於這一習慣實在表演得太差了。…[很多原始民族]從來不掩蔽他們的裸體…。(Grosse, 《藝術的起源》,96-97)
短評:
原註:有關舒爾茲的論點,請參閱Schurtz, Grundzuge einer Philosophie der Tracht, 9-10.) Read more!

穿衣服和羞恥感誰先誰後

直接引述:
簡言之,羞恥之感在原始部落間是很不普遍的。在低級文化中,裸體並非一個偶然的例外,反而,許多事件都證明衣服是一種權宜的情形,並不是經常的狀況。在[很多原始民族]…原始性器官部分的掩蔽物不過是腰帶的一種附屬裝飾,並不是用來衣蔽,只是用來裝飾。為什麼原始人類要覺得必須蔽掩他們的性器官呢?獸類對於這些東西是完全不覺得羞恥的;人類又是從//那裡學來得呢?一位正統派的哲學家對於這個問題一定會用羞恥之心是跟各人的有生俱來的話頭來解答的。如果這位哲學家說的話是對的,那麼對於我們的小孩子的行為又將作什麼解釋呢?。在他們受到教導之前,他們會毫無掩藏地現露他們的性器官,而且他們起初還不了解為什麼不准他們顯露出來。…事實上,[舒爾茲]那種掩蔽人體是與生俱來得斷語,是和說戴大禮帽是英國人天生的需求同樣的不合理的。(Grosse, 《藝術的起源》,97-98)
短評:請繼續往下看。 Read more!

遮掩性器官是為了羞恥或是為了…

直接引述:
…一個歐洲的哲學著裸體是和一個澳洲的勇士裸體不同的。衛斯特馬克(Westermarck)對於這件事情說得很對:「一個大家都通行裸體的地方,裸體是不足為奇的,因為我們每天看見的東西就不會有特殊的印象。但當男女們一用光亮的流蘇加在上面時,不論是一對斑駁的羽毛,一串小珠,一簇葉子或一個發亮的貝殼,就不能逃避同伴們的注意,這小小的衣飾,實做了很強烈的可以設法引起[的]性感的刺激物。」如果性部[器官]的掩蔽真是由與生俱來的羞恥引起的,那就可惜用的手段太差了。因為這樣遮掩並不適於轉移這個部分的注意,倒反容易引起對於這個部分的注意。事實上也//真不能懷疑原始人的使用性器官掩飾物除了故意引人注意之外還有其他的什麼目的[。]這樣[的]說法,我們才能說明那些平常老是裸體的澳洲婦女為什麼在參加顯然企圖激起性感的猥褻的跳舞時,要穿起羽製的圍裙;同時也能說明為什麼明科彼[Mincopies]婦女在赴同樣目的的跳舞時,要裝一張特別大的葉子。這許多的裝飾顯然不是要掩藏些什麼而是要表彰些什麼。總之,原始身體遮護首先而且重要的意義,不是一種衣著,而是一種裝飾品,而這裝飾又和其他大部分的裝飾一樣,為的要幫助裝飾人得到異性的喜愛。(Grosse, 《藝術的起源》,98-99)
短評:
作者的推論很清楚,相較於那些「道德學」的說法,我覺得這個推論也是更加合乎常理判斷的。不過,我感覺這套中文翻譯本的字詞有些地方需要做些增減唸起來感覺才比較通順,所以就用中括弧[]來表示,希望讀者注意。關於衛斯特馬克的論述,參閱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 p. 192。 Read more!

羞恥感的社會元素

直接引述:
所以遮羞的衣服的起源不能歸之於羞恥的感情,而羞恥感情的起源倒可以說是穿衣服的這個習慣的結果。…在較低的文化層中雖則不是常穿衣服,但在文明較進[步]的階層中,衣服已變為男女兩性最不可少的部分。到了這樣的情境之下,人體的顯露就成為不平常的希奇事兒;…當一個人覺得違反了社會習慣時,總容易發生一種羞恥之感和生理的徵象—如紅臉、垂眼等。這實在只是人類的合群本能的反應。//…第二個很強烈的原因,使他[此處「他」應為「她」之誤,因這裡作者是在討論古代埃及社會中的黑人女傭]和高級文化中人一樣不喜歡裸露她的性器官。在低級文化間,偶然的掩蔽性器官固然可以有性刺激,但等到掩蔽的習慣成為普通的經常的行為時,就會失去其原來的意義;「因為我們天天看的事,就不會有特別的印象。」結果成為我們現在的性刺激的就不是習慣的掩蔽,而是偶爾的無掩蔽。文明的發展,至今已完全改變了這種性刺激的社會感情。…性的自制已經成為一種道德,這種倫理的進展和別的進步一樣,是社會進步—家庭的和//社會的父權制的完成—的一種結果。…所以[遮]蔽身[體]這種行為在文明民族間,原是從性的羞恥轉變出來的,而在低級民族間則來源大不相同,它除了裝飾之外,另無其他目的。(Grosse, 《藝術的起源》,99-101)
短評:
我們花了五段的篇幅終於把「穿衣服和羞恥感」這個議題討論完畢了。我認為「羞恥感」和所謂的「禮貌」等等感情的發生和它們的節制等都是我們在後天的社會教育中學習得來的。「性刺激」的引起和各種內在的和外在的情境都是十分密切相關的。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當一種情境(不論是內在的或外在的)對於性慾的引起,最具有「可期待」和「可遂行」的可能性時,其力量最為強烈;反過來,如果一種情境對於性慾的「遂行」為「很難、不可能」或相反的,「太過容易」都不容易引起性刺激。討論完了「人類到底是先有羞恥感才發明了衣服;還是因為穿了衣服之後才發展出羞恥感」這個題目之後,接下來我要討論一個在「文字結構」上很相似但在「內容」上卻風馬牛不相及的議題,這個議題是中國文化的一項偉大發明:「人們是因為風水很好所以事業大發;還是因為事業大發所以能擁有很好的風水」?在此先把所謂「好風水」做一個簡單的界定,它的範圍包括陰宅和陽宅。首先當然是佔地要大,建造要有氣派;再來是要有好的形勢,既有前後左右的保護屏障又有居高臨下的視野;再來是陽光空氣水三者不但充足而且恰到好處;最後是交通方便但又擁有私密性。不過,這樣說還是純粹物理學的、社會學的定義。風水學對於所謂「好風水」的比較特別的是在於它的靈異學的定義:在於它會庇蔭子孫,帶來榮華富貴。從古到今,能夠擁有這麼好的風水,第一當然是非帝王莫屬了,再來就是大官巨賈,大企業家和各行各業的大明星等等。因為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正如人們常常開玩笑說的「現在死人的房子比活著的人還貴」,又說「沒有錢不能死,因為要花好多錢啊」!可以確定的是,沒有錢是絕對不可能擁有好風水的,就算你有心想找個好風水,風水老師可能連理都不理你吧;反過來說,如果你很有錢的話,通常的情況是風水老師都會不請自動找上門來喔。總之有錢有勢才有好風水,這是「現實的社會學」,如果因為有這個好風水所以後代子孫事業繼續發達,我認為其實也還是屬於「現實的社會學」,也就是所謂的「贏在起跑點」或更乾脆的說「社會不公平嘛」!現在的情況是越有錢的人越能賺錢,沒有錢的人通常很難賺錢。前者稱為「良性循環」後者稱為「惡性循環」,不論是「良性循環」或「惡性循環」都屬於「現實的社會學」;只有當我們完全無法用「現實的社會學」來解釋種種人生的起伏和勝衰時,我們才能訴諸「因為有好風水所以事業大發」的風水之說,這個時候它已經屬於於神秘的「靈異現象學」了。最簡單的例子如問:「某人的小孩為什麼考試都考不好?」答:「他阿公的墳墓不對!」又如問:「某人為什麼娶到好老婆?」或:「某人為什麼有那麼多女朋友?」答:「因為他家族墳墓的風水很好!」目前在台灣,這種神秘的「靈異現象學」擁有大量的信徒,特別是有錢有勢的信徒,例如大官、巨富和演藝界明星。事實上,也只有這些人才配作為信徒。另外還有一種和風水學異曲同工,也同樣用有大量信徒的「靈異現象學」就是「前世今生」的信仰。舉例而言,和前面同樣的各個問題,如果你問的是靈異師父而不是風水師父,那麼他的答案是:「因為你的前世是什麼什麼而她的前世是什麼什麼,所以你們這一世注定要如何如何」。所有這些靈異學說或風水學說都有一個特色,它們是無法證明的。或者說,結果都會證明它們是對的,因為這類學說的特色是先有答案,再去找問題,所以一定是對的。這和宗教的因果報應說法也很接近,例如:即使一個好人被壞人害慘了,也會被解釋成「唉呀,這是前世欠他的,所以忍耐吧。」;相反的如果一個壞人把人家害慘了,他自己就會說「對啊,這是他前世欠我的,所以儘量害吧。」一般而言,所謂壞人比較不會去想說「唉呀,冤冤相報何時了,我還是不要害他吧。」是耶,非耶? Read more!

我考上美術系了

很幸運的,我第二次的大學聯考終於考上了第一志願的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系(當時叫做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同學們比較喜歡把它唸成「省力吃飯大學意思系」)。因為是突然改變跑道考乙組,所以對於到底有那些學校,那些科系可以唸,我當時其實不是很清楚,印象裡只是很直覺的填寫了我最喜歡的師大藝術系和台大哲學系,沒想到原來當時的師大的藝術、音樂和體育三系,還只收第一志願的學生而已呢。我現在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誰來通知我已經被錄取了,因為我自己並沒有去查聯考放榜。無論如何,那一天中午媽媽特地煎了一個荷包蛋給我加菜,算是慶祝我考上大學。相形之下,現在的父母親對於小孩在各級學校教育的各種大大小小考試,其犒賞之豐富簡直是天讓之別,後來我常常在上課的時候跟學生談到這些往事,希望他們知道對於父母之愛要充滿感恩的心。
考進師大藝術系之後才知道,原來好多同學在還沒有考試進來以前,早就跟一些畫室老師,甚至師大美術系本身的老師,上過很多美術課了。再不然,他們至少在高中時也上過美術課。而我因為我高中唸的是習學校,前面說過,只有上主要科目,所以並沒有上所謂的藝能課。其實我是在臨考術科前幾個禮拜,才把家裡老爸所收藏的一些日本畫冊和日本中學的美術課本拿出來,自己摸索,以水彩畫的方式臨摹裡面很多日本名畫家的畫作,尤其以南薰造、石井柏亭和石川欽一郎的作品臨摹最多;至於考試科目中的國畫水墨畫,也只是把爸爸收藏的《芥子園畫譜》拿來練習一下而已。至於石膏像素描,我在大學聯考之前總共也才臨摹過一張而已,而且是用鉛筆畫的。當時我根本不知道藝術系術科考試的素描都有那些石膏像呢。更好笑的是,我是到了考試那天才知道有所謂的「木炭畫素描」,我一開始甚至還搞不清楚學校發給考生的饅頭是要做什麼用的!無論如何我能夠一舉考上師大藝術系,多少應該表示我的藝術資質是挺不錯的吧。不過,我後來在大學上課,常常跟學生開玩笑說,如何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呢?那就是要在考試之前,找一天騎著腳踏車去學校內外各繞一圈,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考上的,建中補校和師範大學都是如此。
剛進入台灣師大沒有多久,因為對於環境還不是很熟,自己也不是活動性很強的人,所以幾乎每天都在當時小小的活動中心,稱為「樂群堂」,買個簡單的西點麵包隨便吃吃充數,也就在那裡認識了由台南師範保送上來的同學吳鑫漢而成為好朋友。當時我們吃的東西是那麼簡單而固定,所以連店老闆都很快認得我們兩人,我們常吃的東西就簡稱為「基本的」。剛進入師大才沒多久,有一天同學馬凱照瞪著一對大眼睛,慌裡慌張的衝過來問我上「四書」課的教室在那裡,我就帶他一起去上課而成為好朋友。馬凱照在當時是全班美術知識最豐富的一位同學,又很會蓋,但是他最喜歡和我聊天,數十年不變。後來我們甚至被系上老師們戲稱為「師公神盃」,也就是「焦不離孟」的意思。的確,由於他太愛蓋了,甚至於上課畫畫時還忘我地高談闊論,而被老師制止。有一次我們下課後繼續聊天,聊到教室門被工友鎖起來了都不知道。回想起來,那時候他的確是信心滿滿,豪情萬丈的,「五年後成為世界第一流畫家」是他當時的名言。另外一個很要好的同學是洪俊河,我們常常在一起討論書法和音樂。他是大甲的農家子弟,有一年夏天我甚至在他家住了兩個月左右,本來是和吳鑫漢一起去的,但是他只待了三天就跑掉了,因為都市的小孩不習慣在房屋外面的壙地上廁所,更恐怖的事情據說是因為上到一半,跑出一隻四腳蛇,把他嚇壞了,所以第二天拔腿就逃之夭夭了;而我則繼續住下來。因為那時候時間點選的剛好是両期稻作交換的時間,所以我在他家學習了農家的種種工作和的體會了他們的種種辛苦。我學會的事情包括割稻子、堆稻草、鋪稻草屋;播種、拉線、插秧和在田裡吃點心等等。洪俊河沒有讓我學習用打榖機打榖,因為他說比較危險。 Read more!